入夏以來,雞西礦業公司新發礦黨委想一線之所想,急職工之所急,聚焦夏季安全生產和職工身心健康,扎實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用一系列接地氣、暖人心的舉措為職工送上了“清涼的關懷”。
真切關懷“禮包”先行。近日,該黨委積極行動,由礦工會工作人員和政工干部組成的“送清涼”小分隊,帶著精心準備的防暑降溫物資,奔赴各個作業現場,將一份份精心準備的“清涼禮包”送到了一線職工手中。這些禮包里不僅有防暑降溫的必備物品,還有礦黨委對職工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。職工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,工作熱情更加高漲,安全生產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,為安全生產筑牢防線。
在掘進區50隊,幾名剛完成工作任務的職工們正圍坐在一起,手中捧著冰鎮礦泉水和解暑藥品。“前幾天,干活一身汗,現在礦上直接發保溫水壺,渴了隨時能喝上涼快的水!”50隊班組長李愛民擰開水壺,清冽的冰水順著喉嚨而下,他笑著展示礦里統一配發的保溫水壺和背心說道。
這份“清涼禮包”,是該黨委為一線職工量身定制的“防暑套餐”。據了解,礦黨委專門成立了調研小組,深入井下作業面、機修車間等地,收集職工需求。“井下的溫度高、濕度大,防暑物資必須精準‘對癥’!”群眾工作部部長劉芷君介紹,此次準備的物資包括軍用保溫水壺、透氣吸汗工裝、雪糕冰棍箱等十余種物品,全部根據井下作業特點定制。在機電區檢修車間,記者看到,“送清涼”小分隊正將一箱箱綠豆湯抬進班組休息室。機械車間機修工陶紅巖接過碗,笑著說:“這綠豆湯熬得火候正好,甜滋滋又不膩,喝完整個人都清爽了!”
閑置土地變“菜園”,舌尖清涼沁人心。沿著礦區道路前行,一片綠意盎然的菜園映入眼簾。西紅柿綴滿枝頭,黃瓜藤蜿蜒攀爬,茄子、辣椒在陽光下泛著光澤……這片利用礦區閑置空地開辟的小菜園,如今成了職工們最愛的“打卡點”。“以前吃飯總念叨著沒胃口,現在食堂天天有新鮮蔬菜,吃著特別爽口!”食堂廚師張太平打開剛出鍋的“黃瓜炒雞蛋”,熱氣裹著清香撲面而來。“菜園里的蔬菜全部綠色種植,每周采摘后直供食堂,既豐富了餐桌,又節省了采購成本。”
暖心舉措催生“熱效應”,安全生產添動力。“礦領導為我們職工辦了實實在在的身邊小事,讓我們感受到了企業的關懷與溫暖。這不僅僅是一片菜園的建立,更是企業對我們職工生活質量的重視。一碗清涼的綠豆湯,一份新鮮的蔬菜,都是對我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饋”。掘進區黨支部書記蒲文易說。
類似這樣的話語被不同崗位的職工反復提及。掘進區50隊隊長左宗成展示了班組近期的生產進度表:入夏以來,掘進效率明顯提升,安全隱患整改率也實現100%。“以前高溫天大家容易煩躁,現在有了防暑保障,干活更專注了。”他坦言,礦里的關懷讓職工感受到了“家”的溫暖,工作積極性高漲。
一系列務實舉措,讓職工們切實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與溫暖。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不是“一陣風”,而是“長效賬”,該黨委將繼續把實事辦到職工的心坎上,確保能夠深入人心,成為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