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臺河礦業公司設備租賃站以“制度+流程+技術”為抓手,把合規管理深度融入經營管理全鏈條,通過體系化建設、精細化管控、數字化賦能,構建覆蓋全業務流程的合規管理體系,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他們把合規管理作為一把手工程,成立合規管理委員會,統籌部署合規管理專項工作,圍繞企業合規管理總體要求,制定下發合規管理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及實施細則,從組織架構、職責分工、流程規范等維度畫出“路線圖”,明確合規管理目標,把風險防控嵌入采購、合同、財務等核心業務環節,實現制度全覆蓋、責任全壓實、流程全監控。
為了壓實全員合規責任,他們創新推出責任清單、權力清單、負面清單“合規三清單”,明確各崗位合規管理要求,形成一崗一清單、一事一流程的管理模式。設備租賃站信審科科長肖增凱說:“通過清單化管理,職工清楚該做什么、怎么做、不能做什么,把合規履職從被動要求變為主動自覺。”
他們不斷加強制度建設,以合同管理為突破口,構建全流程合規管控鏈,合同立項前合規管理部門提前介入審查資質,擬定條款時聚焦付款方式、違約責任等核心條款,采用“分期付款+賬款結算預警”機制,今年以來共審核合同355份,規避法律風險隱患20余處;簽訂環節嚴格執行授權審批制,杜絕越權簽約的現象;強化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,進行定期溝通協調,建立有序支付機制,既保障了供應鏈穩定,又降低了履約糾紛風險。
在成本管控領域,他們推行“預算-庫存-審計”聯動機制:加強預算預警控制和庫存動態監控,優化資源配置,結合審計巡查成果查缺補漏,杜絕超支現象,今年以來通過修訂采購、財務等12項制度流程堵塞管理漏洞5處;采購5套《企業采購物資手冊》,組織業務科室進行專題學習,提升了合規操作能力。
為了突破傳統管理瓶頸,他們推進合規管理數字化轉型,拓展軟件系統功能,實現了供應商資質、合同履行進度等數據在線監控,打通了業務與財務數據壁壘,通過智能預警提示預算偏差、賬款逾期等風險,讓合規管理從事后整改轉向事前預警。“利用供應鏈軟件資產監控與業財融合功能,實現了每一筆業務合規節點實時追蹤。”設備租賃站總會計師史丹說。
數字化手段的應用,不僅提升了管理效率,還讓合規要求看得見、管得住。據統計,該站通過系統自動校驗合同條款合規性,提高了審核效率和風險識別準確率,為合規管理裝上科技引擎。
該站深入推進合規管理工作,實現了經營風險顯著降低,今年以來法律訴訟案件發生率明顯降低、管理效能持續優化;實施流程標準化管理,縮短了采購周期,提高了庫存周轉率。下步,這個站將持續深化合規管理建設,推動合規管理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,以“合規底色”護航企業在市場化競爭中行穩致遠。